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進展
探索形成一批好做法好經驗
為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在引領改革發展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試驗示范作用,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門印發《關于推動國家級新區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的通知》(發改地區〔2015〕1573號),要求各新區在全面抓好簡政放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市場化營商環境等共性改革任務的同時,結合各自特色和優勢,圍繞1-2個重點問題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引領示范。一年來,各新區著力以創新促轉型、以改革促發展,探索形成了不少既有新區特色又具借鑒意義的體制機制創新舉措。
一、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各國家級新區著力優化行政管理架構,規范權力運行機制,提升管理服務效能,不少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一是深入推進大部制改革。濱海新區成立行政審批局,劃轉18個部門的216項審批職責,形成單一窗口、全項受理,專業審查、團隊支撐,嚴格把控、終身負責的審批運行模式。蘭州新區推動組建大綜合執法局,集中執行城市管理、規劃、國土等7大領域1791項行政處罰權。二是大幅壓縮行政審批事項。貴安新區行政審批事項從700多項精簡到149項。廣州南沙新區市場準入前置審批事項由101項壓減為12項。福州新區推出“市區同權、多點辦理”的政府管理新機制,行政許可事項減少73%。大連金普新區出臺行政權力清單動態管理辦法,規范行政權力的增加、變更或取消程序。三是持續健全法制服務環境。廣州南沙新區建立國際仲裁和商事調解機制,組建了廣州國際航運仲裁院。福州新區設立福州仲裁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院,設立臺胞權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
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國家級新區加強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融合發展、聯動發展,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加快實施區域通關一體化。兩江新區組織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檢驗檢疫機構,建立以“出口直放、進口直通”為核心的一體化通關模式。濱海新區實施京津冀跨區域檢驗檢疫“通報、通檢、通放”。舟山群島新區建立“滬浙出口直放和無紙化通關”機制。二是全面拓寬單一窗口服務領域。各新區從不同側面探索單一窗口服務模式,從內資企業到外資企業、從企業注冊到企業變更、從地稅到國稅、從國際貿易到跨境電商,實施“一口受理、一窗統辦”。三是不斷優化外貿服務環境。浦東新區啟動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廣州南沙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智檢口岸”試點,率先推出跨境電商質量溯源查詢平臺。舟山群島新區圍繞推進江海聯運推出“出口貨物海關電子信息放行”舉措。四是深化與港臺地區合作。廣州南沙新區建立粵港陸空跨境聯運中心,將香港空運貨站貨物收發點延伸至南沙。福州新區推出“對臺原產地證書核查機制”等5項針對臺灣地區的貿易便利化舉措。
三、樹立發展新理念,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城鎮化路徑
各國家級新區立足自身優勢,探索形成區域特色鮮明、與經濟水平相適應、惠及周邊群眾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一是優化城市發展空間。貴安新區構建“組團+群落”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空間布局,編制建筑風貌導則,形成獨特的建筑風貌指引。西咸新區構建“開敞田園、緊湊城市”的現代田園城市格局。二是加強建設用地規模管控。南京江北新區明確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為規劃面積的1/3。西咸新區在各板塊集中建成1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在核心區外圍依托都市農業、原始村落建設特色小鎮。三是采用股權類投資基金統籌城鄉發展。貴安新區設立資金募集對象為直管區農民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托管前4200元增加到8560元。湘江新區以股權投資方式設立城市發展基金,投向棚戶區改造、保障房等項目。四是創新征地農民利益保障機制。西咸新區推出“五金”(現金+租金+股金+薪金+保障金)拆遷補償模式。貴安新區探索留地安置、入股安置、住房安置等多種補償模式。
四、探索綠色發展,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新途徑
各國家級新區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新路子。一是探索建立市場化的環境保護機制。貴安新區探索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初始權有償分配、排放權交易等制度,成立環境資源交易中心。二是嚴格污染企業清退和遺留用地再利用。湘江新區率先實現了環境保護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多規合一”,明確所有污染企業加快退出,并以生態修復方式依托廢棄礦坑建設冰雪旅游項目。三是注重發展高性價比的綠色產業。西咸新區建設建筑產業化基地,建設經濟適用的綜合管廊,在保證主要功能性的前提下,成本降低為傳統方式的1/10左右,建成全國首個小區干熱巖供熱PPP項目。
五、創新配置方式,建立資源要素集聚新機制
推動資源要素在國家級新區高效集聚,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有效產出。土地方面,天府新區引進社會資金投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制定集體建設用地指標收購儲備暫行辦法,從國家重點扶貧區域和災后重建地區購買建設用地指標支持新區建設。金融方面,湘江新區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片區一級開發,探索采取未來預期收益分成模式合作開發;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57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項目軟貸款、存量貸款調整與置換、增量貸款發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萍挤矫?,青島西海岸新區采取引進科研院所、促進區域內科研機構轉型升級、依托優勢企業開展主要技術研究攻關等多種方式,推進海洋科技平臺發展;大連金普新區與國際大學創新聯盟合作建設“國際創新中心”及“國際大學(大連)眾創空間O2O孵化加速平臺”。人才方面,浦東新區建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青島西海岸新區著力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
目前,各新區探索形成的部分成功經驗,已在一定的領域和范圍內進行了復制推廣。比如,濱海新區成立行政審批局的做法已在天津市其余15個區縣推廣實施,為全國開展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提供經驗。浦東新區探索形成的全面負面清單制度,已在廣州南沙、福州等多個新區推廣實施。各新區加強對接合作、推動共同發展已形成共識并逐步實施,西咸新區與廣州南沙新區采取一園多地方式共同建設中俄絲路創新園,貴安新區與浦東新區共建浦東(貴安)產業園和貴安金融港。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第一年。國家級新區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方面應該也能夠繼續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進新區發展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圍繞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推進“三大戰略”,進一步優化新區區域布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增加制度供給,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動新區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局面,努力把新區打造成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的重要平臺,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貢獻。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把深化創新作為促進新區發展的重要舉措,繼續支持各新區繼續圍繞1-2個重點問題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再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和經驗,力爭形成一些有影響力的重大創新示范。